更新时间:2022-11-22 11:13:06浏览次数:116+次
新Q科技小编分享:很多观众对于赵燕国彰,已经没有多少残存的记忆了。
这个从燕赵大地上走出来的演员,
一生中经历了多个重要的时段。
第一个人生的转折点是在十几岁的时候。
那是在邢台的隆尧县,一望无际的原野上,父母每天面朝黄土。
他生在1966年,很长一段时间,他还叫赵彦国。
家里几代人都在土地上刨食,没有一个是演员,更不懂文艺是什么。
而刚上小学的他,在班里的同学中就表现出一定的文艺天分了。
老师点名,他的嗓音不但高而且好听。
就这样,他担任了学校里的文艺委员。
学校里偶尔有演出,老师还专门教授他快板。
他不但学得快,关键是记忆力还不错。
那一时期,最流行的当属唱京剧样板戏。
除了京剧之外,家在河北的他,平常的日子里也没少听河北梆子。
因为他的邻居,就是县剧团的演员。
耳濡目染,京剧花旦中的高音,他小小年纪都能唱出来。
除了会唱之外,那时候他的成绩也非常不错。
和身边的同龄人比起来,他不管学什么都丝毫不费力。
从幼儿园到一年级,他就是跳级上的。
后来因为数学成绩好,他小学只读了四年就上初中了。
所以在童年时代,他成了家中关注度最高的孩子。
12岁的时候,他就学完了初中所有的课程。
当年县里中考,他的成绩排名为全县第二名。
成绩优异,上高中原本顺理成章。
可惜家境问题,父母已经供不起他上学了。
所幸天无绝人之路,中考那一年,县里的剧团正在招收新演员。
邻居知道他的嗓音条件不错,就把他推荐到了剧团的学员班里。
就这样,十几岁的赵彦国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。
那时候对于新的转机他很高兴,既可以在剧团里学习,每个月还能领取到工资。
对于负担很重的家庭来说,这无疑是最好的人生出路。
母亲那时候鼓励他,不管面前是什么,到了外面只管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。
虽然母亲是一个农民,但朴素的教导,成了他一生践行的人生指标。
于是,母亲是他生命中第一个给他带来重大影响的那个人。
在剧团学习的三年时间里,他迎来了人生中第二个难以忘怀的人。
这个人就是他的启蒙老师张桂霞。
刚到剧团,他的一举一动,就引起了张老师的特别注意。
这个孩子虽然年纪不大,但是非常聪明,尤其是悟性很高。
给其他的孩子讲戏文,一些孩子即便死记硬背,也不见得能记得住。
对他,只要稍微点拨一下,有些内容讲一遍他就能理解并牢牢记住了。
老师很喜欢他,并且专门给他讲了许多关于编剧的知识。
除了课堂之外,老师还专门抽出时间给他开“小灶”。
这种特别的关照,让他成长得非常快。
不过,县剧团毕竟没有太多的底蕴,翻来覆去,也就那些东西。
有一次,省里的剧团到县上演出,张老师特意叫上了他。
在现场,老师和学生一边听戏,还一边给他讲解戏的背景和内容。
除此之外,一些编剧的东西,老师也渐渐传授给了他。
于是在学习的第一年,这个孩子就掌握了京剧的基本要领。
有了京剧的底子,老师慢慢又开始教授他梆子戏。
他学的同样很快,要领掌握的也非常精准。
在学习的同时,偶尔老师还会让他去舞台上“偷戏”。
有的时候来本地演出的剧团,剧本写得非常不错。
老师想把戏拿来给自己剧团演,但人家肯定不给。
这种时候,老师就让他出动了。
因为他还是个孩子,穿梭在后台以及前台都很方便。
领取到老师的任务,他一边在心中默记唱词,还要记下演员的唱词和身段。
一台戏的内容量往往很多。
不过天赋异禀的他,往往听上个三四遍,就能把戏文完全记住。
他自己学会了之后,再根据老师的记录,最后一一教给剧团里的其他人。
正是这种不断地学习,舞台上生旦净末丑的角色,到后来他都能信手拈来。
而这段学习生涯,也成了他未来演艺之路的起点。
17岁那年,老师告诉他,你已经学成了不少东西,现在应该去更大的世界看看了。
县剧团的舞台毕竟很小,你留在这里唱戏,未来是没有发展前途的。
老师的这番话,让当时已经渐渐长大的赵彦国若有所思。
哪怕多年以后,即便老师早已作古,他也时常记得老师对他的鼓励。
一个男子汉,就应该把腰挺直了行走。
正是因为老师对他的启蒙以及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,
赵彦国后来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赵燕国彰。
于是在17岁那年,他走进了河北省的艺术学校。
一个新的起点和舞台,他在学校学习编导专业。
那是中专学制,当时毕业后还管分配工作的。
不过凭借他自己的悟性和实力,还在上学期间,
他表演的《舞蹈》和《喜洋洋》,就已经获得了省内的大奖。
所以毕业之后的他,工作分配得还不错。
他走进了保定市的文工团,在团里正式做起了编导。
那时候的赵燕国彰20岁,内心充斥着很多新奇的想法。
以前文工团的活动和演出,基本上都局限在本地区,
虽然饿不死人,但是根本赚不到什么钱。
那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末,各地都掀起了下海潮,
即便是一些演出团体,也都纷纷改制走市场化路线。
他觉得,每天就靠着那点死工资混吃等死,未免太浪费岁月人生了。
他找到了一些年轻的演员,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出去演出挣钱。
年轻人的想法和他一样,只是苦于没有领头以及门路。
赵燕国彰告诉他们,你们别管了,只要愿意参加,接下来的事情我来操办。
在学校他学的本来就是编导专业,而且之前也有过舞台的演出经验。
他很快根据演员们自身的情况,推出了一系列以“爱”为主题的舞台剧。
舞台剧的演出分成了不同的主题阶段,他创立了每个阶段鲜明的主题。
除了编导的身份之外,他也在剧中出演。
剧本创作好了之后,他就带领着大家排练。
与此同时,赵燕国彰早已决定走出去,到全国其他地方演出。
那时候,根本没有巡演的形式。
他们的这种演出模式一经推出,很快在各地就取得不错的效果。
不到一年的时间,他们的这支演出队伍就赚了二十多万。
在每个月工资还是几十块的八十年代,这笔收入可不算少了。
一时间,赵燕国彰在文工团里成了人人皆知的青年优秀演员。
而在这期间,他又遇到了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引路人。
在一次外出巡演的时候,他遇到了老演员李羚。
李羚看了他们的演出,她觉得这个年轻的演员有想法而且条件不错。
于是就直接给他提出了建议,别在文工团里呆着了,你应该去报考更好的艺术院校。
在这之前,赵燕国彰还从来没有想过去考大学。
李羚的话仿佛一下子点醒了梦中人,他决定去试一试。
就在他准备报考的时候,文工团里的另一件好事在等着他。
原来在这期间,他写了一份关于基层文艺团体的改革方案。
相关部门认可他的方案,而且觉得这小伙子人才难得,决定破格提拔他。
任命他为文工团的团长,并且分给他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。
彼时他赵燕国彰二十出头,他真的有些心动了。
究竟是考大学还是留下来当团长,他一时有些难以抉择。
就在这时候,母亲替他下了最后的决心。
当得知儿子有可能当文工团的领导后,老太太连夜从隆尧老家赶到了保定。
母亲的第一句话就是:二十岁出头当团长,当然是好事。
可随即母亲话锋又一转,这个团长你三十岁甚至四十岁都能当,
但是你上大学,哪怕再过几年,只要错过就没有机会了。
因为那时候上大学有年龄限制,超龄之后就没有资格了。
母亲的这番话意思其实很明确,她希望儿子能够分得清主次,
不要被眼前的这个团长和一套房子束缚住自己,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。
多年以后,赵燕国彰依旧记得母亲当时给自己说的这番话。
如果当时不是母亲赶过来劝说他,他的人生或许又是另外一种样子。
他决定去考试。
不过,赵燕国彰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能考上,
所以他只是告诉单位,自己去考试仅仅是想证明一下自己。
考试之后就回来了。
但是,考试之后的赵燕国彰,永远不会回去了。
他轻松通过了专业考试,其后进行的文化课程考试,更是超过当年录取分数线八分。
这样的成绩,不管是中央戏剧学院还是北京电影学院,
两所院校都能轻松就读。
最初,他本来想去读中央戏剧学院的。
不过因为档案的投递过程中耽误了时间,最终他留在了北京电影学院。
这一年,他和蒋雯丽成为了同学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他曾自爆和蒋雯丽的一段情,
不过没有来真格的,要不然就没有蒋雯丽老公顾长卫什么事了。
上学期间,他还记得谢晋告诉他们的一番话。
在这里,与电影相关的知识都要学习,而不仅仅是学习表演和编剧。
你们所有的专业,仅仅是学习中的一小部分。
正是谢晋这番话的启发,让赵燕国彰在随后四年中,成了班里最勤奋的那个学生。
有时候,老师布置的一个时长仅有五分钟的片子,
他从表演到编剧,从后期的制作再到剪辑,每一个环节都不会落下。
凭借着这种一丝不苟,他成为了蒋雯丽和许晴他们的班长。
大学四年,他的综合成绩一直排在第一。
26岁,他原本有机会在毕业后公派到香港的演艺界发展。
因为当时的TVB没有招收新人,他于是选择了出国深造。
回国之后的他,开始筹划着自己拍摄。
在这期间,他又结识了生命中第三个重要的女人。
那是他三十岁那年,担任编导的赵燕国彰,在一次朋友的相聚中认识了一位异国的姑娘。
安娜,一个来自瑞典的生物学研究人员。
没有过多的铺垫,他对这个姑娘可谓一见如故。
安娜的父亲是一名画家,在她14岁时不幸病逝。
后来,母亲在一家航空公司做地勤,又改嫁了一个希腊贵族。
之后,安娜一直和母亲在奥地利生活,直到读大学才回到瑞典。
而这次相识,又直接影响了他将来人生和事业的走向。
那期间,他正在为自己的第一部电影《恰同学少年》忙碌。
从编剧到导演再到主演,都由他自己来担任。
因为投资断断续续,这部电影在拍摄的过程中可谓一波三折。
先是资金不充裕,制作完成后,又被发行方包装和炒作成了限制级电影。
一怒之下的赵燕国彰,还跟几个单位对簿公堂了。
前后四五年的时间,他几乎都在为这部电影忙碌了。
而他和安娜,也是在这期间步入婚姻殿堂的。
结婚之后的他,和妻子长住斯德哥尔摩,并且在当地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。
此后的赵燕国彰,相比于自己北影的同学,走上了一条不同的发展之路。
2000年,赵燕国彰主演了电视剧《插翅难逃》,在剧中饰演张世豪。
凭借豪哥这个角色,赵燕国彰爆红。
时至今日,赵燕国彰依旧活跃在荧幕上,只不过饰演的角色,始终无法超越豪哥。
除此之外,他也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导演之路。
生活中,他曾经说过,自己和妻子的婚姻,是在碰撞和冲突中前进的。
爱情没有国界,但进入婚姻的围城后,那就是不同土壤孕育出的观念的交锋。
但即便如此,两个人结婚二十多年来,虽然也会有争执,不过并不妨碍感情的根基。
他们的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,早早就学会了汉语、瑞典语和英语。
如今,赵燕国彰已经55岁。
近些年来,他一改早年警匪片的身份定位,还出演过小众的文艺片。
在他的心中,没有生命中的那三个女人,就没有现在的自己。
母亲、老师和妻子,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出现,
为他的成长,铺就了不断延伸向前的人生之路。
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联系删除